按行业找资讯

为什么你有10年教学经验,但依然成不了好老师?

2017-08-12来源:开店网
核心摘要:可是你会说,医生、律师和老师做的都是良心活,都需要专业性的人才能做,都要通过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为客户创造价值。既然这样,那衡量好坏的标准不就是看最后的结果吗?这句话看起来很有道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可是你会说,医生、律师和老师做的都是良心活,都需要专业性的人才能做,都要通过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为客户创造价值。既然这样,那衡量好坏的标准不就是看最后的结果吗?这句话看起来很有道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为什么呢?

首先,医生和律师自身可以较好地控制行为过程及结果,做好自己结果便不会太差,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和客户进行复杂的互动。然而老师自身对成绩的提升并不能完全掌控,我们都知道“教”+“学”=“成绩”,这就要求老师在关注自己“教”的同时,还要去引导、规范学生“学”的行为。

此外,医生和律师的工作结果是及时反馈的,这就促使他们关注并提升行为结果。然而老师的情况恰好相反,从教学开始到学生成绩提高,要经历相当长一段时间,这就要求老师不仅得关注最后的成绩,还要对中间的过程负责。

 既然成绩不能作为衡量好老师的唯一标准,那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调研了10位教培行业的名师,包括2013年的全国新浪课外教育五星金牌教师王思明、2015年新浪华南区五星教师尹政、高思双师名师朱国帅、广州卓越教育五星级教师易茂群等。他们说,一个好老师应该是这样的:

好老师能力模型

1. 专业功底过硬,学科素养扎实,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2. 不仅能传授学生知识,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做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

3. 与时俱进,眼界开阔。了解时下热点以及孩子们正在关心的事物,并且能融入到课堂中,而不是做一个老古董,3年前上的课跟今天的课没任何区别;

4. 具有独特的授课风格。不一定只是幽默,也可以是亲和力型、学霸型,甚至多才多艺型;

5. 能够持续学习;

6. 能够沉淀自己的经验,影响更多新老师。

怎么样,这6条跟你想的一样吗?应该不少人会有疑问:难道续班率、带班量、学生喜爱程度、客户满意度不应该算进去吗?

这些也没错,但你仔细想想,如果上面那6条你都做到了,这些数据性的指标不需要刻意为之,是会随之而来的。

知道了好老师的特征,那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呢?

有人说好老师像红酒,是有“年份”的,要靠经验积累,也有人说能不能成为好老师主要看天分。真的是这样吗?

大量研究发现:无论是经验还是天赋,都不是成为好老师的关键因素

说到这,我不得不先纠正大家常见的两种错误认知:

1. 只要花足够长的时间去做某件事,一定会更擅长。

实际上,如果你每次都以完全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做某件事情,非但不能提高,反而会让能力下滑。比如,我们总会发现身边有一些工作经验丰富,但却始终身处底层的人,我们培训机构里应该也有这样的老师。所以,经验不一定能让你成为好老师。

2. 一个人的能力通常受到基因的影响。

比如,我们经常听到“我天生性格不适合”,“我不擅长和家长打交道”,“我不是很有创造力的人”……但说实话,以我们现在的努力程度,根本轮不到拼天分。这些说辞不过是给自己心理设限而已。你应该也听说过在某方面很有天赋但最终却沦为平庸的人吧。所以说,天分也不一定能让你成为一名好老师。

既然经验和天分都不是成为好老师的重要因素,那什么才是呢?

弗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在提出:决定一个人在领域内是水平一般还是水平高超的,既不是经验,也不是天分,而是刻意练习的程度

在我调研的这些名师中,他们也都不约而同提到了“刻意练习”。

所谓刻意练习,是指为达到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按照一系列的方法有目的训练的过程。它要求你能够走出舒适区,不断地依照方法去练习和提高。

比如,我们来看一下 “世界记忆力锦标赛”的历届冠军纪录:

你能看到,在"spoken numbers” 这项世界纪录中,2013年前由中国最强大脑队长王峰保持,他能以每秒一个的速度连续记住300个数字,是他天生智力超群?还是参赛经验丰富?

都不是,王峰说相比其他人,自己运用了一套更高级的记忆技巧和训练方法,并且长久地投入到刻意练习中而已。

所以,现在反过头来想:为什么有些人拥有10年教学经验但依然算不上好老师,而有的老师入行2年就有突出表现?

差就差在,你虽然工作了10年,但每天都在重复自己做过的事,真正刻意练习的时间可能10小时都不到;而我即使只工作了2年,但每天都会花大部分时间去刻意练习,不断精进自己的业务水平,用来练习的时间可能超过了2000小时。

因此,表面上是10年和2年的差距,实际上是10小时和2000小时的差距,也就是说真正拉开差距的,是各自背后付出的刻意练习的时间。

既然如此,那该如何进行刻意练习呢?

1. 避免自动完成工作

自我反思:我今天上的课,是基于经验自动完成的,还是在有意识地不断优化?

回想一下你第一次上课时的情景,面对20多个学生,兴奋又紧张,一遍遍提醒自己应该注意的事项:板书要清晰工整,教姿教态要端庄大方,语速语调要适中,时间节奏要控制好……

第一堂课有可能做不好,但随着上课次数的增加,你做这些事会越来越熟练。

直到你不需要刻意去思考,就像条件反射一样,看到黑板就会自动会把字写工整,你也许都没有意识到是怎么完成的。

但当你的工作一旦到达这种“自动完成”的状态时,你上课的水平将停滞不前甚至会陡然下降。

而要想成为优秀的好老师,绝不能允许自己的工作不经大脑“自动完成”。事实证明,那些优秀的老师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比如,无锡腾飞教育的王恒杰老师,在腾飞做语文老师11年。学校8点上课,每天要求自己7点前一定要到校区。空出来的1个小时干嘛呢?他会回想思考:

• 昨天的课我是怎么上的,有什么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有什么做得好的地方?课堂反应怎么样?

• 昨天讲的作文思路,全班有多少个学生是按照我的思路来写的?

• 为什么有的学生没按思路写?是讲解的不清晰,知识点太难,授课方式不对,语速太快,还是学生没有落实到位?

• 针对昨天的问题,今天我能在哪些地方改进?

这件事简单吧?

但对我们大部分老师来说,却很少有能做到的,觉得能把课讲完讲清楚就万事大吉了。但优秀的老师却不是这样,他们不满足于60分万岁,因此不断刻意避开“自动完成”的状态,要求自己做的好一点,再好一点,直到超越大部分老师成为佼佼者。

2. 牺牲短期利益,逃离舒适区

自我反思:我有多久没有死磕过一个问题,让自己专注于学习或做好一件事了?

这张图应该不陌生:

• 舒适区——完全熟练掌握的区域,在你能力范围内

• 学习区——一知半解,不熟悉的区域,稍微超出你能力范围

• 恐慌区——完全陌生,很难理解的区域,远远超出你能力极限

刻意练习要做的事,就是让你逃离舒适区,进入学习区,多挑战高于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虽然这部分知识、技能,你还没有完全掌握,或是知道了但还没有熟练运用成为“技能”,你会感到有点“费力”,但用心和坚持就可以Hold住,就能进步。

逃离舒适区就意味着不舒服,意味着自己跟自己较真儿,这在天性上是违背人的本能的,所以能做到的少之又少。

想想你在工作中都有哪些善待自己的场景?比如,上了一天课,下班在地铁上赶紧玩会儿手机,刷个剧;同样的课堂的导入,用了1年也不换,反正重要的是知识点,这些花架子不重要……

如果你长时间在以上的“舒适区”待着,将很难获得进步。我们看看优秀的老师是怎么刻意练习,死磕自己逃离“舒适区”的。

新浪五星金牌教师王思明老师,上下班地铁很少玩手机,最爱干的事就是“观察人类”,怎么个观察法?

观察人的动作、眼神、表情,并分析背后的原因和可能性。听起来有点儿瘆人,但她确实总结出来一套心得,并用到了学生身上。比如:

• 主动型的学生,做完题后会快速跟老师反馈,眼神很迫切,这时候老师就要过去批改,这种学生不怕被打击,所以可以直接告诉他答案对错。

• 中性的学生,做题时是弯着腰的,做完之后就会抬起身体,瞄老师一眼。当他有这个动作时,要跟他有个眼神的交流,然后再过去批改。

• 慢热型学生,会一直趴在桌子上,躲避你的眼神。这时候老师要主动走到座位上耐心讲解,课后还要给他补习。

你看,这就是让自己逃离舒适区的结果,虽然牺牲掉了自己短暂的休息时间,但带来的却是工作上的成长。

离开舒适区,就意味着要牺牲掉短期利益,用自己不熟悉的方式做事,然后不断刻意练习、精进优化,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舒适可言。

但如果用个人的成长进步来交换,你愿意逃离舒适区吗?我相信,任何一个想变优秀的老师,都是愿意的。

3. 持续获得反馈

自我反思:我的课到底上得怎么样,学生、家长和其它老师都是怎么说的?

我发现在我调研的这些名师中,他们在刻意练习时,除了避免自动完成工作、逃离舒适区外,还有一个共性——持续不断地收集反馈。

为什么一定要有反馈?

反馈是让你知道自己现在做得有多好/不好,以及距离理想目标还有多远。

当你还是新人时,可能会从老老师那里收集反馈,了解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但当你逐渐熟练掌握这项技能后,是不是依然在持续获得反馈?

如果没有,你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了。因为可怕的是,优秀的老师比你还努力。

那他们是怎么收集反馈的呢?

其实只要你想,方法有很多。比如,从学生家长处了解、邀请老师听课、拍视频看回放……

此外,新入职的老师一般有很多创意的点子,听取他们的意见也很有效。

比如,尹政老师在讲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时,会这样说:

• 第一个方法是保持表面的干燥与洁净。就像我们洗脸,是不是只有洗过脸之后才会更干净啊?

• 第二个方法要涂一层保护膜。就像我们涂防晒霜一样,这样能保护我们皮肤少受紫外线的伤害。

• 第三个方法,就是改变内部结构,把它变成不锈钢。就像有些人为了更美不惜动刀整容一样。

但一直这么讲,未免乏味,在新老师的建议下,她又加了一些时下更流行的元素,比如,《来自星星的你》、《跑男》、《微微一笑很倾城》……

就这样,不断获得反馈——改进——刻意练习——反馈,循环往复,最终成就了一个优秀的老师。

这些老师中,有的成为名师只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有的甚至1年半就成为了机构里的五星级老师,所以你说,要变优秀很难吗?

也许你苦于没经验、没天赋,但这都不是关键因素,重点是你愿不愿意跟自己较真儿,愿不愿意不停思考、总结、反馈,并且做自己不习惯、不舒服和反直觉的事,愿不愿意坚持刻意练习?

如果你坚持下去会怎样呢?有一天,你会实力碾压你大部分同事、拥有能够谈笑风生的见识、产生强大的口碑影响力…….

所以,设想一下10年后的你,是想水平一般始终平庸呢,还是水平高超成就显著呢?

 * 作者:Coco,你负责用心做教育,我负责让你办学更简单。(微信号:qfx888lkxhwyy

开店网是一家专门为投资者提供开店信息和开店项目的一站式开店服务平台。为正在开店的人提供开店经验技巧,为准备开店的人提供优质的开店项目等信息。
 
下一篇:

点子网点子王王启宾分享创业培训机构怎么通过做活动进行线上推广引流拓客获客

上一篇:

美容行业存在的几点弊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wangbingcn@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商品

最新商品

最热商品

全站最新信息全站最热信息全站推荐信息如需要获得全站推荐 可以把文章发到wangbingcn@qq.com开店网编辑进行投稿 审核通过后则获得全站推荐





有创意、有能力、有资源 立即在开店网出售,马上变现。还可以找人、找钱、找灵感、项目、找资源、合伙创业。